贝曼:我在中国濡染多年,对此现象印象深刻。独生子女这个群体,每个孩子都自认特别,自觉,不知道分享,不会社交,自私。只知道“我我我”,不知道么跟人相处,不会与人合作,这非常危险。到青少年期,变得很叛逆。去学校,不知道么建立人际关系……你也,我也老大,到了一起要么争吵,要么冲突。学校可以帮孩子们学会分享、合作。一般来说一个家庭如果有两三个孩子他们会自然习得轮换、轮流、分享、等待、包容。一个孩子在家庭总是获得所有注意、重视,被聚焦——那么在学校这个团体中,老师更要协助他们克服这个影响。所以我很希望可以培训老师,让他们找到一个方法。让他们学会分享而非自私,“我我我”地以自我中心。不关心孩子,放牛吃草的父母:很少给孩子情感上的支持与回应,很少关注孩子内在的感受和需求。孩子成年后,不能表达自己的正向情感(比如欣赏、感谢、喜欢对方)也有可能震荡到另一极:不停地赞美别人:“哇!你真好!太了不起了!”给他人感觉是人皮在说话,感觉不到诚恳与真心。理论家型的父母:喜欢说道理,很少关心孩子的内在感情,特别是职业是教师或军人的父母。这样长大的孩子较逆反,有的表现为沉默、撒谎、封闭自己。容易走极端,缺少弹性